四川首例登革热病 八招预防登革热

本文已影响8.15K人 

四川首例登革热病 八招预防登革热

四川检验检疫局11月23日通报,11月21日,该局从成都双流机场口岸入境旅客中发现一例登革热病例。这是四川今年检出的首例登革热病例。

据了解,今年以来,国际登革热疫情已导致百余人死亡。面对严峻疫情形势,四川检验检疫局部署落实系列疫情疫病防控措施,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,口岸传染病疫情疫病检出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。

延伸阅读:如何预防登革热

1.通过环境治理防止蚊子获得产卵地。

2.妥善处理固体废物,防止人为制造蚊虫栖息地。

3.为家庭储水容器盖上盖子,并每周清空和清洁。

4. 对室外储水容器施用适当杀虫剂。

5. 使用个人家庭防护,如纱窗、长袖衣服、经杀虫剂处理的材料、蚊香和喷雾式杀虫剂。

6. 改善和动员社区参与,实现持续病媒控制。

7.在疾病流行期间,实施紧急病媒控制措施,包括广泛使用杀虫剂。

8.积极监测病媒情况,以确定控制措施的有效性。

登革热的临床表现

1.发热:起病大多突然,体温迅速达39℃以上,一般持续2~7日,热型多不规则,部分病例于第3~5日体温降至正常,1日后又再升高,呈双峰热或鞍型热。儿童病例起病较缓、热度也较低。发病时伴有头痛、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,眼眶痛,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。可有感觉过敏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食欲差、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。颜面和眼结膜充血,颈及上胸皮肤潮红。发热期可出现相对缓脉。

2.皮疹:于发病后2~5日出现,初见掌心、脚底或躯干及腹部,渐次延及颈和四肢,部分患者见于面部,可为斑丘疹、麻疹样皮疹、猩红热样皮疹、红斑疹,稍有刺痒,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,于脚、腿背后、踝部、手腕背面、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,1~3日内消退,短暂遗留棕色斑,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。

3.出血:于发病后5~8日,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、不同程度的出血,如鼻衄、皮肤淤点、胃肠道出血、咯血、血尿、阴道出血等。

4.淋巴结肿大: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,伴轻触痛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