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都想当演员?捞钱比烂无底限

本文已影响1.26W人 

为何都想当演员?捞钱比烂无底限

1月2日,《我就是演员》第三期节目播出后,#章子怡问为什么都要当演员#话题爆火。

起因在于,金莎和金子涵在节目中的表演受到张纪中、郝蕾诸位导演、演员前辈的批评,张纪中直指金莎明明演的是原配,却看上去像是小三。

两位女艺人在此前更多地是以歌手的身份出现,进而引发章子怡的一番质问:“为什么一定都要当演员呢?演员这个职业是一个最低级的职业吗?所有人都要到这来分一杯羹。”

章子怡确实问出了众多观众困惑已久的疑问。

明明是歌手出身,歌手还没有做好,单曲、专辑、演唱会少得可怜,却削尖了脑袋去找戏拍,去参加演员竞技综艺。

1月3日,该话题中的女主之一金莎在微博上回应:“演员对我来说就是个承载梦想的平凡工作,人人都想做的工作也不等于低级。”

为何都想当演员?捞钱比烂无底限 第3张

1月3日金莎在微博上回应

“人人都想做的工作”这八个字,可以说是人间真实了。

何止是已经以歌手身份出道的艺人想跨界当演员呢?在镜头以外的横店、象山,在北京朝阳区大大小小的剧组筹备处,千千万万的新人演员、素人演员、群众演员梦想着能在某个影视剧中露脸。

人人都想当演员,个个做着明星梦。

有争议,有回应,一般的话题也就到此为止了。但1月4日一早,#金莎粉丝群截图#将事件推向了更加戏剧化的一面。

为何都想当演员?捞钱比烂无底限 第4张

金莎粉丝群截图

截图中显示,金莎在粉丝群中表示“节目好可怜”“评委也要演戏”。

随后金莎的后援会放出更加完整的对话,指出金莎的原意是说因为要补录镜头,所以选手和评委都要为了还原现场而演戏。综艺节目为了节目效果,设计剧本、用剪辑制造噱头等现象,早就成为众所周知的行业秘密。

然而也无法避免人们的猜想:她是不是不服,所以反唇相讥?

从节目到微博,事情发展至此,最大的赢家当属《我就是演员》节目组——连续三天上热搜,话题度和讨论度节节高升。

其实,从参加节目的选手便可以看出,与其说这是一场以专业为标准和目的的竞技节目,不如说这是给新人演员贴上、给过气演员重新贴上“演员”这一标签的镀金节目。

在这样的语境下去定论孰是孰非意义甚微,而这一事件所反映出的并非某些艺人的个人问题,而是影视行业的整体现状。

所以,倒不如绕开对错,去看一看其背后的行业逻辑。

是谁制造了钞票

演员去各大晚会献唱,歌手去影视剧中演戏,这种看似不合规律的情况,实则存在已久,观众们早已见怪不怪。

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,香港早已出现谭咏麟和张国荣这样的“影视歌三栖艺人”。

为何都想当演员?捞钱比烂无底限 第5张

张国荣试妆白蛇造型

但在大陆,由于电视尚未普及,影视剧并非公众娱乐的主流内容,能当演员的机会少,演员成名的空间也很小。反而是歌手更有机会红遍大街小巷,他们也更专注于歌唱事业。

90年代末开始,新技术和更多专业人才的出现,共同促进了大陆影视行业的兴起,影视明星开始崭露头角。

但在当时,出专辑也并非易事,没有真正的歌唱实力很难跨界当歌手。所以,演员和歌手几乎是各干各的。

到新世纪初,演员为影视剧献唱主题曲逐渐成为潮流,既演又唱对艺人的收入和职业发展来说,都能加分。

特别是影视剧的制作周期长,电视台的播出位置有限,在没有作品播出的空档期,唱歌、出专辑无疑是演员们巩固曝光量的好方法。

专辑录制时可以调音,现场演出可以假唱,所以演员跨界做歌手的难度和风险比较小,也很少出现负面舆论。

相对应的,也开始有歌手跨界拍影视剧,特别是在台湾地区。当年的“甜心教主”王心凌、“可爱教主”杨丞琳,都是以歌手身份出道后,参与了大量的偶像剧拍摄。

为何都想当演员?捞钱比烂无底限 第6张

杨丞琳在电视剧《海派甜心》中饰演陈宝茱

当时的台湾偶像剧刚刚盛行,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确实不如当下,只要剧情够虐或是够甜,也不怎么在意所谓的演技。所以不少歌手在歌界和偶像剧界都有着很好的地位。

更重要的是,在全民选秀和新媒体时代到来前,进入娱乐圈的渠道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是闭塞的,那些能出道的艺人至少在某一方面是确有实力的。

王心凌和杨丞琳基本只演傻白甜女主,但二人的歌声是公认的甜美;而在大陆,出过专辑的陈坤、赵薇、周迅等人,虽称不上专业歌手,但演技是观众有目共睹的。

为何都想当演员?捞钱比烂无底限 第7张

周迅在电影《画皮》中饰演小唯

换句话说,当时的娱乐圈远不像今天这样鱼龙混杂。

艺人多栖发展原因很简单。往好听了说,艺人有上进心,想要“影视歌三栖全面发展”;往直白了说,单方面发展的曝光率有限,不利于提升和巩固流量;往难听了说,钱呀,更多赚钱的机会要不要?

当然,确实有一些不图名利潜心创作的艺术家,他们跨界是因为在原本的领域已经做得很好了,希望尝试些新挑战。但即便是为了名利跨界,也无可厚非,都是凡夫俗子,想出名、想赚钱是人之常情。更何况,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行业和社会的高级形态,所以艺人们在圈内跨来跨去本不是坏事。

坏的是为了名气为了钱,硬要跨去根本做不来的领域,毫无敬畏之心,只想凭着“颜值”和流量蹭一杯羹。

有一口吃一口

在歌手中,张韶涵的歌声极具辨识度,音域跨度大,演唱技巧成熟,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,或者压根儿不知道,她原本是演偶像剧出道的。

在流量明星中,易烊千玺年少时以唱跳爱豆的身份成名,近两年, 凭借在《长安十二时辰》《少年的你》中的精湛演技,已然被认可是一名专业演员。

正如郝蕾在节目中所言:“我不是反对跨界,有能力的可以跨无数界,能力没那么强的,不要强跨。”

道理都懂得,但强跨的人要么对自己的能力有错误的认知,要么是尝到了流量的红利,怎么会真的在乎所谓的专业和所谓的能力呢?

千禧年前后,影视行业的金主爸爸是“煤老板”,他们只是想投资赚钱,所以除了个别老板会因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内定女主角之外,绝大多数的老板不会干涉创作本身。

因此,那是个艺术创作者的黄金时代,也带出了一批有敬畏心、有能力的优秀演员。不论你是否认可章子怡的演技,她确实可算作是其中之一。

历史就是这样离奇,那些被人们认作土豪,印象中膀大腰圆、满脸横肉、一肚子肥油、脖子上挂着拇指粗的金项链、说话行事俗不可耐的煤老板,恰恰是中国影视实现商业与艺术之间的短暂平衡的功臣。

数年后,爱奇艺、优酷等网络视频平台的出现,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方式,更是抢下了影视行业的主导地位,开启“平台爸爸”时代。“平台爸爸”爱流量,所以市场欢迎什么样的艺人,它们就捧什么样的艺人。

为了能把最终的影视作品成功卖给平台,制片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,选演员不看演技看流量,影视剧市场一度成为流量明星的天下。

人家煤老板们好不容易打下的一片风清气正的江山,就这样被纯粹的大资本给败光了。

《我就是演员》第二期中,盛一伦自曝,出道以来从没演过哭戏,令人大跌眼镜。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,他直言自己试戏从未成功过,却一直有戏拍——因为有制片人专门找他演霸道总裁。

为了请到流量明星,片酬一路高涨。另一边则是日渐衰落的唱片业。影视剧比音乐专辑受欢迎,拍戏比开演唱会更赚钱,演员自然成为了热门职业。

素人想拿到主要角色很难,甚至连娱乐圈的边都摸不到,但全民选秀打通了公众进入娱乐圈的渠道,一批又一批的爱豆涌现。

可是中国市场中的爱豆打造、培养机制并不成熟,成团出道的那一刻,基本上就是事业的巅峰时刻了。往后要么跨界拍戏,要么销声匿迹。于是,出现了一群“努力唱跳出道、实则为了拍戏”的跨界演员。

这些人中,有的人有天赋,有的人没有;有的人肯努力,有的人只想吃红利。

因为后者的存在,章子怡发出了灵魂拷问:为什么都要当演员?

为何都想当演员?捞钱比烂无底限 第10张

她在节目的采访环节中强调,是针对行业现象,不是针对个人,本文也一样。

很显然,章子怡的提问不是出于好奇,而是出于不满。而这种不满一公开,立刻便有网友怒怼:许你晚会假唱,不许别人尬戏?都是吃红利,谁比谁高贵?

比烂,始终都是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见。

这场闹剧本身,确实是五十步笑百步。曾经,优伶是有气节的,演员是讲匠心的,今天,她们来谈理想、梦想、艺术追求这些问题,始终觉得别扭得令人落枕。

烂到什么程度是个头呢?

作者 | 蔚兰

编辑 | 董可馨

排版 | 栗子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